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作者: 启个名字真的好难啊

历史脑洞796857字完结

男女重点人物分别是【汉朝,就会,刘秀】的历史脑洞,历史,三国小说《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》,由实力作家“启个名字真的好难啊”创作,故事情节紧凑,引人入胜,本站无广告干扰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796857字,565章节,更新日期为2025-03-13 20:22:42。目前在本网 whabw.com上完结。小说详情介绍:《读通鉴论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史论杰作。69 岁动笔,直至逝世前完稿,凝聚其毕生心血,全书约 60 余万字 。该书以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所载史实为基础,系统评论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。共 50 卷,每卷依朝代划分,各代中以帝王名号为目,共 30 目,其下又细分专题,卷末附叙论四篇。王夫之借由对历史事件、人物的臧否,深刻剖析历代兴衰成败、得失利弊,探寻历史发展进化规律,期望 “推本得失之原,立一成之型”,为国家复兴提供借鉴。它并非单纯的历史著作,而是王夫之的历史沉思录。既反映明清之际的动荡历史,也沉淀着他痛苦与矛盾心境下的深刻反思。王夫之批评君主聚敛、滥杀,斥责奸臣乱纲、引狼入室,批判学风衰败、舍本逐末等,几乎涵盖历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。同时,他提出 “事随势迁而法必变”“理势合一” 等观点,批判封建史学的 “正统论”,具有进步意义。不过,受时代局限,王夫之思想也有保守之处,如认为封建君主和思想观念不能变,阅读时需辩证看待 。《读通鉴论》文采斐然、议论纵横、新见迭出,全面展现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,堪称传统史论中的瑰宝 。

最新章节: 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第19章2025-03-13 20:22:42

来满足那些游士、贪婪之徒的争逐急躁之心,这本来就是项羽不屑去做的事。所谓名义,

是根据名称确立道义,这是为那些不明白事理的百姓说的。如果不明白道义,

就给他们一个名称,让他们看到后能思考。但我们期望的是他们不仅看到名称,

更要思考其中的道义,更何况对于那些为百姓树立道德准则、让天下人都明白大义的君子呢!

有人说董公劝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是汉朝兴起的原因,

这种说法简直是误导天下后世之人走向虚伪。忠孝不是别人能强迫的,若要劝人忠孝,

也只能触动他们内心不敢、不忍违背的情感。内心产生情感后才会有行动,

有了行动才会形成礼仪,礼仪推行后才会有名声。名声,是在忠孝、行事、礼仪之后产生的。

天下人为之追逐名声,而真正忠孝的人却并不想以此自居。汉高祖并没有为义帝哀伤的真心,

上天能被欺骗吗?百姓能被愚弄吗?彭城之战失败时,他几乎丧命逃亡,

可打着为义帝发丧的旗号,也没能挽救败局。那么,用为旧主复仇的名义来粉饰门面,

对于汉朝的兴起并没有实际作用,这是显而易见的。然而,用这件事来指责项羽的罪过,

让天下人都以拥戴他为君主而感到羞耻,倒是绰绰有余。为什么呢?

项羽是芈氏楚国的世代臣子,拥立义帝的是项梁,他借此来号令诸侯。

刘邦家族世代都不曾向楚国称臣,刘邦向楚怀王称臣,是受项氏的逼迫。

汉高祖一开始就没有把楚怀王当作君主的心思,所以可以不为楚怀王的死哀伤。

但为了天下百姓去讨伐弑君的贼子,和自己君主被弑、有守官职责的情况是不同的。

所以发丧之后,汉高祖也始终没有凭借这件事来号令天下,在数落项羽的罪过的时候,

也不忌讳把项羽违背约定、不封自己在关中为王作为首要罪状。可见,

董公的建议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,汉高祖内心也从未真正相信过。唉!

那些表面上装作君子的人,天天说内心,实际上却把名声当作内心追求;天天说道义,

实际上却把名声当作道义。...

相关推荐:

番外彩蛋爱意疯长成疾
他站在回忆尽头全文爆款
重回七零,分道扬镳畅读佳作
兄弟拿母狗换我儿子的命已更新全本
衍生小说时光不语春风渡
傅寒川阮心竹小说(菩提曾有怜花意)终章+无删减(阮心竹傅寒川聂雨柔)畅享阅读
沈菲菲宋雨兮沈司南的情感波折在新章节中展现, 爱到最后终成空宋雨兮沈司南沈菲菲完结篇彩蛋大揭秘
在深渊里判你无赦小说完整番外篇章上线, 揭秘姜晚霍凛许芊柔的爱情纠葛与最终选择
简芳菲张砚溪小说(落花辞君别流年)+章节前文(张砚溪简芳菲俞则言)阅读
山河空念遥小说(程清安厉景行夏思妍)电子书畅享在线+无广告结局